怎样把英语说得像 native speaker 一样?

admin 42 0

除了多练之外,

EnglishCentral Videos

这个网站上有针对各种其他语言为母语的人发英语的某些音遇到的困难和很难注意到的地方的训练教学,最常见的th, 结尾l,开头v的单词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发错的,在我们听起来没什么差别的发音,比如version的v,起始的嘴型是不是上门牙碰下唇外沿我们听不出什么差别,老美则一听就能听出来。

还要练练说话时的肺活量,这不是开玩笑,同样时长的发音,英语通过口腔的气流比汉语多多了。

在前几天那个都上了日报的“英语好是怎么样的感受”(不好意思没找到原帖,吐槽下知乎的检索机制,太差劲了...),得票最高的那个能裸考托福114的大神,她去英国交流的时候,英国人就觉得她肯定是美国长大的,但是美国人还是能知道她应该不是born and raised in US. 所以练到让non-native speaker听起来是native speaker不难,但要练到让native speaker听起来是native speaker就难了。即使中国人说普通话,鼻音较重的就是西北来的,南方同学舌头卷不过来,一张口“嘎哈呢”就是黑土地的同胞,都是汉语的native speaker都有这么大的差异,所以没有特别大的追求的话,先练到能表达十分地道,再练口音接近。

12/12/2014 更新:

之前的回答还是有点欠缺,知乎上即使不是大神水平也要好于社会平均水平。有时候回答的太想当然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系统的讲述一下,不然有点不明不白的感觉。

要最大程度的接近native speaker,首先要把每个音标都能发音正确,而这个发音正确不仅仅是“听起来”像。要做到发音正确(主要针对英语),以下四点是联系时需要注意和改善的地方。

1. tongue movement. 这里不仅仅指舌头在口腔内外位置的变化。还有嘴型、舌头与具体位置的接触等等。这个是最重要的。还是拿那个都被说烂了的th举例:有一次我给人家说我口音很重“I have a thick accent” 那个人就问“you have a sick accent?” 因为美式英语里面sick除了表示生病以外,日常生活里还以为非常炫的意思(跟cool还不太一样)。比如“look at the sick car!”就翻译为“多炫的一辆车啊!” 所以口音很重的我,口音肯定没法用炫来形容。这就是没把舌头放在上下门牙之间造成的误会。类似的还有很多,有的一些标准发音在我们看来甚至是难以做到的,没关系,多练几次就好了。

2. air flow. 这个就是上文讲的空气进出。

3.pitch range. 音频的高低,汉语音频范围比英语窄的多。这个也是最难练的,因为提高音频一不小心就成了扩大嗓门了。

4. vibration. 声带震动,最主要的就是清浊辅音的区别,虽然中国人在这上面的并没有特别大的问题,但不要偷懒。该震动就震动,不该震的也别习惯性就震了。

其次,即使千辛万苦的音标练得一模一样了,还是会发现跟native speaker差的还是好远。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在日常使用中,很少有人发音会做到跟教科书上一模一样,有太多省略和改变。尤其是美式英语,美国佬实在太懒了... 我从小到大见到 oo 就觉得该念 /u:/ 或者/ʊ/。 他们日常交流里统一发 /ə/ 。look、took就念/lək/ /tək/。 get them就是get'em。不过即使排除“方言”上的差异,这类简化发音(例如连读)还是比较有规律可循的,比如 get you(懂了)年成getcha(哦了),I want to就是I wanna等等。当然只是比较有规律,很多为什么简化了他们也不清楚,习惯而已。而要在这些点上做到“正宗”,没有一定的积累是很难办到的。

所以练习英语还是应该拿新闻、大型报纸这类资源练,教科书上的英语与实际使用脱节太大;美剧呢则又太简化了,很难体会到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鉴于语言学习本来就是耗时工种,平时除了专门的训练以外,只要耳朵没被占着干其他事情,就放一些新闻类英语,不用去专门听讲的啥,就是有个环境培养语感,灌耳音。

标签: 英语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